本節小編給大家介紹防腐熱縮帶失效的形成原因。
自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國內第一條長輸天然氣管道——陜京輸氣管道的建成,國內管道建設開始進入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至今已建成了西氣東輸一線及其冀寧聯絡線、陜京二線、忠武線等干線天然氣管線以及蘭成渝、雙蘭線、港棗線等原油、成品油管線,目前西氣東輸二線、蘭鄭長、漠大線等一批干線管道正在建設中,這些管道幾乎全部采用了三層聚乙烯外防腐層,其補口材料全部為聚乙烯熱收縮帶?梢,防腐熱縮帶已成為目前國內埋地鋼質管道外防腐層補口的首選材料。但是,隨著管道敷設時間的延長,補口熱收縮帶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現,由于補口失效所導致的管體腐蝕隱患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近年來對在役管線的開挖檢測中,發現了諸多由于防腐熱縮帶補口失效導致的管體腐蝕現象,特別是處于干濕交替且土壤腐蝕性較強的環境中的管線,其失效補口處的管體腐蝕深度在3~4年內就達4.5mm,平均腐蝕速率為lmm/a。
防腐熱縮帶與管體三層聚乙烯防腐層搭接部位密封失效。呈現剝離狀態,在防腐熱縮帶兩側搭接處進行電火花檢漏時有漏電現象。其原因是:熱熔膠烘烤溫度不夠,膠未熔化;搭接部位涂覆環氧底漆,而底漆與三層聚乙烯本身無黏結性,濕膜安裝雖然保證了環氧底漆與熱收縮帶的黏結但卻導致了底漆從PE表面的剝離;熱熔膠與PE無化學鍵合作用。
防腐熱縮帶與管體呈現不黏結現象。其原因是手工烘烤不均勻,熱熔膠局部熔化、局部不熔化,未熔化處形成空鼓;或者是安裝熱收縮帶時底漆已固化,熱收縮帶熱熔膠與固化后的底漆表面無黏結作用所導致的剝離。
防腐熱縮帶一般在3點、9點位置與管體黏結,而在6點位置與管體形成兩層皮狀態,膠未熔化。其原因是熱收縮帶的安裝施工作業方式是人工在兩側同時進行烘烤施工,管底為施工結合部位,極易形成施工的盲區。
防腐熱縮帶被硌傷、擊傷,造成大面積破損、補口失效。其原因是野蠻施工;熱收縮帶基材為低、中密度聚乙烯,機械強度較低。